高綱1312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05962 招聘管理
南京大學編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I、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一、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招聘管理》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本科段)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其任務是培養應考者系統地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中招聘環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招聘管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招聘管理環節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深刻認識招聘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
二、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考核內容共涉及教材中十章的內容,基本涵蓋招聘管理的基本概念,招聘的基本流程、人員招聘的渠道以及人員甄選測試的方法與技術,以及員工的錄用和招聘評估。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要求應考者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招聘管理環節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
1、了解招聘管理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2、理解并掌握招聘管理的理論基礎、基本概念、基本內容、作用以及招聘管理中的熱點與難點。
3、了解招聘管理的意義、應遵循的原則和步驟以及招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掌握招聘管理的基本方法、操作步驟和實際的應用,并了解招聘管理的發展趨勢。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招聘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和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其他環節有著重要的聯系。在招聘管理課程的研習過程中,要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來進行學習。本課程的前修課程包括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戰略、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規劃等,這些課程可以幫助應考者更好地掌握招聘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應用。
II、考核目標(考核知識點、考核要求)
第一章 招聘管理的基礎
一、考核知識點
(一)招聘的基本概念
(二)招聘管理的基本概念
(三)招聘管理的構成要素
(四)招聘管理的基本原則與特點
(五)招聘的流程設計
二、考核要求
(一)招聘的基本概念
1、識記:招聘的概念。
2、領會:(1)招聘的原因;(2)招聘的目的。
(二)招聘管理的基本概念
1、識記:(1)招聘管理的含義;(2)招募的概念;(3)甄選的概念;(4)錄用的概念;(5)評估的概念。
2、領會:(1)招聘管理四個環節的關系; (2)招聘管理的地位。
3、應用:招聘管理的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三)招聘管理的構成要素
1、識記:(1)招聘主體;(2)招聘對象;(3)招聘載體。
2、領會:(1)招聘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2)招聘者應具備的基本技能;(3)影響應聘者對職位和企業的評估因素;(4)應聘者對職位和企業的選擇。
3、應用:招聘載體的類型與特點。
(四)招聘管理的基本原則與特點
1、識記: 招聘管理的原則。
2、領會: 招聘管理具有的特點。
(五)招聘的流程設計
1、領會:招聘流程制定的必要性。
2、應用:(1)招聘流程制定的步驟;(2)招聘的一般流程。
第二章 影響企業招聘的因素
一、考核知識點
(一)影響企業招聘的外部因素
(二)影響企業招聘的內部因素
(三)影響企業招聘的應聘者個人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影響企業招聘的外部因素
1、領會:(1)改善招聘管理法律環境的途徑;(2)勞動力市場對企業招聘活動的影響表現;(3)經濟形勢對招聘的影響;(4)技術進步對人力資源招聘的影響體現。
2、應用:結合實際分析外部因素如何影響企業的招聘管理。
(二)影響企業招聘的內部因素
1、識記:(1)企業經營戰略;(2)企業形象;(3)企業文化。
2、領會:(1) 企業經營戰略對招聘的影響;(2)企業形象對招聘的影響;(3)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功能;(4)企業發展前景對企業招聘工作的影響;(5)企業招聘政策對于招聘管理的影響。
3、應用:結合實際分析內部因素如何影響企業的招聘管理。
(三)影響企業招聘的應聘者個人因素
1、識記: 求職動機。
2、領會:(1)求職動機如保影響企業招聘;(2)薪酬福利水平對企業招聘管理的影響。
3、應用:結合實際分析影響企業招聘的應聘者個人因素。
第三章 招聘前的準備工作
一、考核知識點
(一)人力資源規劃的基本內容
(二)崗位分析的基本內容
(三)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
二、考核要求
(一)人力資源規劃的基本內容
1、識記:(1)人力資源規劃的含義;(2)影響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要素;(3)主觀判斷法;(4)頭腦風暴法;(5)德爾菲法;(6)比率預測法;(7)回歸分析法;(8)時間序列預測技術;(9)檔案資料分析法;(10)技能清單法;(11)管理人員接替圖;(12)馬爾科夫分析法。
2、領會:(1)人力資源規劃的理解;(2)人力資源規劃的意義;(3)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方法;(4)德爾菲法的優缺點;(5)影響人力資源供給預測的因素;(6)了解人力資源供給預測的方法。
3、應用:(1)人力資源規劃的分類;(2)人力資源規劃的基本流程與步驟。
(二)崗位分析的基本內容
1、識記:(1)崗位分析;(2)工作說明;(3)工作規范;(4)觀察法;(5)訪談法;(6)問卷法;(7)工作日志法;(8)主管人員分析法;(9)關鍵事件法;(10)工作實踐法;(11)個人重點法;(12)崗位重點法;
2、領會:(1)崗位分析作用;(2)崗位分析的具體內容;(3)崗位說明書的內容;(4)掌握崗位說明書的編寫要求。
3、應用:(1)掌握非結構化崗位分析的具體方法并了解其適用范圍;(2)掌握結構化崗位分析的具體方法并了解其適用范圍;(3)通過本章的學習能了解崗位說明書的編制過程,并能編制完整的崗位說明書。
(三)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
1、識記: (1)勝任素質的含義;(2)行為事件訪談法。
2、領會: (1)了解勝任素質模型的發展歷程;(2)勝任素質的基本內容;(3)勝任素質的種類;(4)勝任素質模型的作用
3、應用: (1)掌握勝任素質模型的建構步驟;(2)勝任素質模型的運用條件;(3)勝任素質模型應用的流程;(4)應用勝任素質模型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 招聘規劃
一、考核知識點
(一)招聘規劃的內容
(二)確定人員招聘條件
(三)招聘團隊的組建
(四)招聘策略的選擇
二、考核要求
(一)招聘規劃的內容
1、識記:(1)招聘預算;(2)應聘率;(3)產出率;(4)招聘成本。
2、領會:(1)招聘時間的確定;(2)合適的招聘渠道的特征;(3)影響招聘渠道選擇的內部因素;(4)影響招聘渠道選擇的外部因素;(5)篩選人數的確定。
3、應用:(1)招聘經費的預算;(2)編制招聘計劃表。
(二)確定人員招聘條件
1、領會:(1)確定人員招聘條件的步驟;(2)人員招聘的條件。
2、應用:確定人員招聘條件的注意事件。
(三)招聘團隊的組建
1、識記:組建招聘團體應遵循的原則。
2、領會:(1)對招聘者個人素質的要求;(2)招聘團體領導者的責任。
(四)招聘策略的選擇
1、領會:(1)吸引人才的策略;(2)招聘時間策略的影響因素;(3)招聘地點策略的影響因素及注意事項;(4)招聘宣傳策略的內容。
2、應用:(1) 招聘人員的策略選擇; (2)招聘時間策略;(3)招聘地點策略;(4)招聘宣傳策略。
第五章 人員招聘渠道
一、考核知識點
(一)招聘渠道類型與選擇
(二)內部招聘渠道
(三)外部招聘渠道
(四)招聘渠道的策略選擇
二、考核要求
(一)招聘渠道類型與選擇
1、識記:(1)招聘渠道的概念;(2)招聘渠道的分類。
2、領會:(1)好的招聘渠道的特征;(2)招聘渠道選擇的原則;(3)人員成功招聘的意義。
3、應用:招聘渠道的選擇步驟。
(二)內部招聘渠道
1、識記:(1)內部招聘;(2)內部晉升;(3)崗位輪換;(4)職位公告法;(5)員工推薦法;(6)人才儲備法;
2、領會:(1)內部晉升的優缺點;(2)系統的職位管理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體系的組成;(3)崗位輪換的意義;(4)職位公告法的優缺點;
3、應用:(1)內部進行職位公告法招聘時的注意事項;(2)掌握內部招聘的渠道類型
(三)外部招聘渠道
1、識記:(1)外部招聘;(2)廣告媒體招聘;(3)AIDA法則;(4)校園招聘;(5)網絡招聘;(6)熟人推薦;
2、領會:(1)廣告詞的編寫技巧;(2)熟人推薦的優勢;
3、應用:掌握外部招聘的渠道類型
(四)招聘渠道的策略選擇
1、領會:(1)內部招聘的優缺點;(2)外部招聘的優缺點;(3)企業選擇招聘方式時應遵循的原則。
2、應用:內部招聘與外部招聘的比較。
第六章 人員甄選
一、考核知識點
(一)申請表篩選法
(二)簡歷篩選法
(三)筆試法
二、考核要求
(一)申請表篩選法
1、識記:(1)加權申請表格;(2)傳記式申請表格;(3)ABCD分級法;(4)比較模型法。
2、領會:(1)申請表的特點與優點;(2)申請表的設計與制定的方法;
3、應用:(1)確定申請表的內容;(2)申請表篩選時應注意的問題及方法。
(二)簡歷篩選法
1、領會:跟蹤電話篩選的目的。
2、應用:篩選個人簡歷的要點。
(三)筆試法
1、識記:(1)筆試法;(2)工作知識測試的概念及類型;(3)智力測驗;(4)能力測試;(5)心理測試;
2、應用:提高筆試有效性應注意的問題。
第七章 面試的組織與實施
一、考核知識點
(一)面試概述
(二)面試的準備與組織工作
(三)面試的實施
(四)面試記錄與評價
二、考核要求
(一)面試概述
1、識記:(1)面試的概念與特點;(2)一般素質測評;(3)情境模擬;(4)公文處理測試;(5)無領導小組討論;(6)管理游戲;(7)角色扮演。
2、領會:(1)面試的目標;(2)面試的分類標準以及各類型的概念。
3、應用:(1)面試的評價要素;(2)面試的基本程序。
(二)面試的準備與組織工作
1、識記:面試問題的類型與概念。
2、領會:(1)面試所需物品的準備;(2)面試人員的準備;(3)面試問題的設計原則。
3、應用:(1)面試環境的布置;(2)面試問題的設計步驟;(3)面試考官的選擇。
(三)面試的實施
1、識記:(1)首因效應;(2)暈輪效應;(3)順序效應;(4)與我相似效應;(5)定勢效應;(6)中央趨勢效應;(7)誘導效應。
2、領會:面試官四項基本功的內容。
3、應用:(1)面試的提問技巧以及應注意的問題;(2)有效控制面試中認知偏差的主要方法。
(四)面試記錄與評價
1、領會:(1)面試記錄的必要性;(2)面試記錄的方法;(3)面試記錄的技巧;(4)招聘面試評價標準制定的基本要素;(5)面試評價的內容。
2、應用:招聘面試評價的基本程序。
第八章 評價中心技術
一、考核知識點
(一)評價中心概述
(二)無領導小組討論
(三)公文筐測驗
(四)角色扮演
(五)管理游戲
(六)案例分析
二、考核要求
(一)評價中心概述
1、識記:(1)評價中心法的概念;(2)評價中心技術的特點;
2、領會:(1)評價中心法的發展階段;(2)評價中心技術在我國的發展;(3)評價中心技術的內涵;(4)評價中心技術的外延;(5)評價中心技術的形式;
3、應用:評價中心技術的流程。
(二)無領導小組討論
1、識記: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概念;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類型。
2、領會:(1)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優點與缺點;(2)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的類型;
3、應用:(1)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適用范圍;(2)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實施。
(三)公文筐測驗
1、識記:公文筐測驗的概念與類型
2、領會:(1)公文筐測驗的優點和缺點;(2)公文筐測驗的適用范圍;(3)公文筐測驗的設計原則;(4)公文筐測驗的設計程序;
3、應用:公文筐測驗的操作步驟
(四)角色扮演
1、識記:角色扮演的概念與特點
2、領會:(1)角色扮演的設計原則;(2)角色扮演的設計步驟;
3、應用:角色扮演的操作步驟
(五)管理游戲
1、識記:(1)管理游戲的概念;(2)管理游戲的類型。
2、領會:管理游戲的特點。
3、應用:(1)管理游戲的設計;(2)管理游戲的操作步驟。
(六)案例分析
1、識記:案例分析。
2、領會:案例分析中案例的特點。
3、應用:(1)案例分析的設計;(2)案例分析的操作步驟。
第九章 員工錄用
一、考核知識點
(一)員工錄用概述
(二)錄用決策
(三)員工入職
二、考核要求
(一)員工錄用概述
1、識記:員工錄用
2、領會:(1)員工錄用的流程;(2)員工錄用的原則;
(二)錄用決策
1、識記:(1)錄用決策;(2)背景調查。
2、領會:(1)錄用決策的要素;(2)錄用決策的程序;(3)背景調查的必要性;(4)薪酬的確定;(5)通知未被錄用者;(6)錄用面談的程序與內容。
3、應用:背景調查的適用范圍與內容;(2)背景調查的方式;(3)背景調查應注意的問題。
(三)員工入職
1、識記:入職培訓。
2、領會:(1)勞動合同的法定內容;(2)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內容。
3、應用:(1)員工入職的程序;(2)新員工入職培訓的需求分析;(3)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方式。
第十章 招聘評估
一、考核知識點
(一)招聘評估概述
(二)招聘評估的內容
(三)招聘工作的總結
二、考核要求
(一)招聘評估概述
1、識記:招聘評估的概念與標準。
2、領會:招聘評估的作用。
3、應用:招聘評估的指標體系。
(二)招聘評估的內容
1、識記:(1)數量評估;(2)質量評估;(3)招聘成本效益評估;(4)信度評估;(5)效度評估。
2、領會:(1)應聘比;(2)某職位的選擇率;(3)錄用比;(4)招聘計劃完成比;(5)錄用成功比;(6)招聘成本評估及其相關概念;(7)招聘效益評估及其相關概念;(8)信度評估的類型;(9)效率評估的類型。
3、應用: 對招聘工作部門的評價。
(三)招聘工作的總結
1、領會:招聘工作總結撰寫遵循的原則。
2、應用:招聘工作總結的撰寫。
Ⅲ、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的有關說明
在大綱的考核中,提出了“識記”、“領會”、“應用”等三個能力層次,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它們的含義是:
1、識記: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領會和理解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釋。
2、領會:要求應考者應該掌握的課程中的知識點。
3、應用: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
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招聘管理》,任正臣主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1、在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知課程的基本要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每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內容后,應認真領會教材中的關鍵詞,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題,這一過程可幫助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備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
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
附錄: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組織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通過面對面開會的形式,對要預測問題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做出評價,并在分析判斷的基礎上綜合專家們的意見,對該問題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此種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方法稱為( )
A.主觀判斷法 B.頭腦風暴法
C. 德爾菲法 D.比率預測法
參考答案: B
2.一般而言,評估招聘工作的標準為有效性、可靠性和( )
A.主觀性 B.客觀性
C.流程性 D.多元性
參考答案: B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五個備選答案中有2至5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招聘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具體過程包括( )( )( )( )( )
A.招募 B.甄選
C.培訓 D.錄用
E.評估
參考答案:ABDE
2.一般來說,勞動合同的法定內容包括( )( )( )( )( )
A.被聘者的職責、權限和任務
B.被聘者的經濟收入、保險、福利待遇等
C.試用期、聘用期限
D.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及違反合同時雙方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E. 做出遵守規章和保護公司秘密的承諾,并簽訂連帶責任保證書
參考答案:ABCDE
三、填空題
1.合理的招聘渠道應具備的特征為:招聘渠道的雙重目的性;招聘渠道的經濟性和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招聘渠道的可行性
2.面試具有的明顯特點包括:直接性、雙向性和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主觀性
四、名詞解釋
內部晉升
參考答案:
內部晉升是指從企業內部提拔那些能夠勝任的人員來填補高于其原來級別的職位空缺。
五、簡答題
簡述評價中心技術的特點。
參考答案:
(1)情景模擬性是評價中心的根本特點。
(2)就技術運用而言,評價中心具有綜合性。
(3)就測評內容而言,評價中心具有全面性和針對性。
(4)就評價過程而言,評價中心具有動態性。
(5)就測評功能而言,評價中心具有預測性。
六、論述題
試述企業外部招聘的優缺點。
參考答案:
外部招聘的優點:
(1)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2)外部招聘能夠帶來新理念、新技術。
(3)更廣的選擇余地,有利于招到優秀人才。
(4)可以緩解內部競爭者間的緊張關系。
(5)外聘人才可以在無形當中給企業原有員工施加壓力,形成危機意識,激發斗志和潛能。
外部招聘的缺點:
(1)篩選時間長,難度大。
(2)外部招聘比通過內部晉升獲取人才成本高。
(3)進入角色狀態慢。
(4)決策風險大。
(5)內部員工可能感到自己被忽視,影響內部員工的積極性。